第一章(1 / 3)

镇海川 果酱松 2155 字 5个月前

辰江国,建元四十五年春。

度君山,浩然阁前院,一位约莫二十岁的姑娘正树下打瞌睡,梦中却眉宇紧蹙。一片海棠花瓣在她的鼻尖悄然落下,将她惹醒。

“阿嚏—”她睁开惺忪的双眼,眉宇间有股淡淡的柔情,用手指揉了揉鼻尖,白皙的脸颊缀上一丝红晕。

昨日才赢了陈清拿到去武林宴机会,今日就梦见在武林宴上被打趴下了。

半梦半醒之际,身后响起一阵急促而不加掩饰的脚步声。

阿姚小跑着穿过中堂,气喘吁吁地在树下站定,脸色不太好。

“苏师姐!陈清刚才气冲冲地去找师父,大抵是不服气,要抢你的位置!”

苏知予缓缓坐起身,不慌不忙地将枣红色护腕勒紧。见状,阿姚一屁股坐地下上,抓紧苏知予的手腕。

“师姐!这次不能不管,你明明是靠实力打赢了他,万一他让陈大人找师父去...”

话刚落音,脑门儿处就被赏了一个暴栗。阿姚委屈巴巴地抱着脑袋。

“说什么呢,师父不是那样的人。”

“我知道啊,师姐!但他若是拿官职压师父一头,师父也没办法啊!”

苏知予凝神静气,沉思起来。当年陈清只比她早个两天拜师。平时出于尊敬喊他声‘师兄’。但这位师兄似乎怎么都瞧不上她。

锦绣堂,众多弟子围成一个圆,人头攒动,形成一道厚厚的肉墙。

苏知予抬手摸了一把最外围一个小弟子的脑袋,示意他靠边儿站。小弟子骤然瞪大圆溜溜的眼睛,紧张地扒拉一下前面的人。小弟子们一个接一个的都懂眼色的很,她的面前很快让出一条通道。

被包围在中央的人脸上带着十分明显的愠怒,双手环着臂,剑倚在胸前肃立着。有几个年龄较小的弟子被陈清这副模样吓哭了。

“苏知予!”陈清用剑鞘尖指向苏知予,神情傲兀,“你一介女子自打上山你就什么都和我争,现在竟将武林宴也抢了去!”

众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倍儿分明。昨日分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苏师姐赢了陈清。

苏知予挑起半边的眉毛。她的眉形是柳叶眉,外人看来总是带有几分柔和。但此刻似乎带有几分荒唐:“我赢了你,有什么问题吗?何况平日里你的功夫在我之下,不让我去,难道让你去丢人吗?”

陈清往日不管怎么找茬苏知予,苏知予也没搭理过他。冷不丁被这么一怼,又是在这么多人面前。

他的虚荣心不甘受如此大辱,咆哮道:“你不过是被扔在山下的野孩子,凭什么处处和我争!”

耳边传来窸窣声。人人都知道她是师父在山下捡回来的,而陈清的父亲是当地的知府。

在这方面,她不愿意多言,温声道:“我没有抢,规矩是师父定的。”

“回回都拿师父当说辞,”陈清冷嗤,更加生气,“女子未出阁之前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待字闺中,还妄想上擂台比武?岂不是让人笑话!

更何况以我的家世和逾白功夫,武林宴上定不会丢了度君山的脸!”

此话一出,心活面软的众弟子们,心里开始动摇。陈清见众人有倒戈之意,颇露得意之色。

苏知予向来不喜欢他人用性别之分区别对待。

在陈清这几句势力话的刺激下,她深吸一口气,冷冷地喝道:“天下的武功皆是为守护正义和道义而生,各方门派是为继承先人意志而立,武林宴是让后辈们相互切磋,砥砺前行而办。谓之传承。

传承的是浩然之心,凛然之气,不是肤浅之徒的杂技场。高手之间的切磋不仅是比功夫造诣,更是比精神境界。”

书院内安安静静,屏气凝神听苏师姐说话。

苏知予面浮凛然之色,忽而扬高声音:“再者,皇城的大长公主曾是先皇亲封的护城将军,统领千军万马,逼退敌军退扎边境数千里,数十年不敢来犯。保卫天下不是只有男子才能做的,女子亦可顶天立地!”

众弟子哗然,第一次见苏师姐说这么多话,不约而同地向苏师姐投去钦佩的目光。

陈清被堵的哑口无言,五官扭曲,又因当众吃瘪,越发生气,胸口剧烈起伏起来,竟当场挥剑,气急败坏地要去打苏知予。

幸好被赶来的大师兄和时逾白阻止。

阿姚扒拉开人群,不甘示弱地和陈清吵了起来。最后不知道是谁惊动了师父,程肃匆匆赶来,这场闹剧才作鸟兽散。

参悟堂内,安静如斯。程肃负手而立,手里握着一根粗棍。

时逾白,陈清,苏知予,阿姚一字排开站在书案前,等待师父发落。

片刻寂静后,时逾白率先认错:“对不起师父,是我没看好他们,没能及时阻止。”

时逾白平日沉稳内敛不爱说话,在小弟子中颇有威望,所以师父将看管纪律的任务交予他。

师父还没说什么,阿姚想先开口,话刚到喉咙,就被苏知予瞪了回去。

只听师父肃声说道:“阿姚,陈清,你们习武的时间也不短了,剑法却始终不成气候,正是你们心不静。今日便去书院跪抄心经一百遍。”

一百遍...阿姚只觉得一口血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