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可汗舞乐(1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76 字 3天前

“唏律律……”

十一月初六,当马群的声音在西天山脚下出现,一支乌压压的庞大队伍也面对凛冽冷风缓缓北上。

那飘扬的旌旗表明了他们的身份,但此时此刻,整支队伍却显得格外忐忑。

两万装备火绳枪的马步兵,以及两万负责警惕的骑兵,十万负责短距离后勤的民夫。

仅是看规模,不知道的还以为帖木儿国与大明朝即将开战。

养夷城头,身穿绯色圆领袍,披着貂裘的朱高煦手持望远镜眺望这支规模庞大的队伍,脸上却浮现笑意。

“给我施压,让我知道帖木儿国的实力也不弱吗……”

他语气不以为意,因为在过去一个月,他用辅兵调来了不少物资,又将骑兵调到养夷城。

如今,养夷城有骑兵一万,马步兵五千,辅兵一万,合计两万五千兵马。

仅凭这点兵力,朱高煦就足够俯视沙哈鲁。

当然,养夷城供养不起那么多军队,所以这只是朱高煦聚集物资,短暂将他们调来的结果。

当沙哈鲁服软后,朱高煦便会将他们撤走,只留下两千人驻守养夷城。

“他们的军容不错,有我们的影子,看来那个兀鲁伯没少学。”

站在一旁,朱棣与朱高煦说着帖木儿军容的事情,朱高煦也颔首道:“这应该是他们能拿得出最好的军队了。”

“看规模,装备火绳枪的马步兵不少于两万,骑兵应该有一两万。”

“他们会调来这么多兵马,无非就是想让朝廷看看他们的实力。”

“有这样的心理,我的计谋也就成功了一半。”

朱高煦笑着收起望远镜,朱棣也转身向马道下走去。

两个月的时间,养夷城已经被明军修葺完善。

尽管城墙还是夯土,城内建筑也是石屋为主,但大概都修葺完备。

屋舍被增加到了五百间,足够容纳五百户百姓生活,而军营也被扩建,可以容纳三千兵马。

整座城池如今足够容纳一万人,但这还不够。

等西域安定下来,养夷城的扩建是势在必行的。

原本朱高煦是准备拿下怛罗斯的,但怛罗斯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被帖木儿国夺了回去,加上多年没有修葺,如今的怛罗斯还不如养夷城。

师出无名加上距离、补给等问题,朱高煦最终决定放弃拿回怛罗斯。

“河中河谷(伊犁河谷)有二十余万百姓,如果要修建一条铁路,出动八万男丁还是不成问题的。”

“从纳剌秃到阿力麻里也就大概五百里左右,但从阿力麻里到养夷,便需要一千五百多里了。”

朱棣与朱高煦说着铁路的问题,朱高煦也颔首道:

“从纳剌秃到阿力麻里的五百里倒不是问题,有八万男丁的情况下,只要将河谷内的铜铁矿坑继续好好经营,边挖掘冶炼,边修建的情况下,应该四年就能修通。”

“不过从阿力麻里到养夷,这一路上虽然有不少城镇,但人口稀少,大概看下来也不过三四万,男丁顶多两万。”

“河谷的男人不会都愿意远离家乡来修铁路,加上河谷也提供不了那么多数量的铁轨,这铁路还是得多线开修才行。”

“从高昌往庭州、再到昆陵、北上阴山州(海岬力),然后修抵阿里马图,这路程不是一千二百里就是一千五百里。”

“有移民不断迁徙工作的情况下,大概六年就能竣工。”

朱高煦与朱棣说着说着走下马道,而胡季则是等待许久。

“陛下,朝廷那边于西州府的高昌县进行吏考,招募吏员一万四千。”

“帖木儿国兵马撤出喀什,宁阳伯收复喀什与于阗。”

“眼下许多官员已经抵达南疆各地,河中河谷也抵达了不少官员和吏员,您看着地名……”

胡季小心询问,朱高煦闻言这才颔首道:

“亦力把里改伊犁县,河中河谷改为伊犁河谷,设伊犁府。”

“此外,阿力麻里改弓月县,忒勒哈剌改鹿州县,纳剌秃改鹰娑县,南边的乌孙故地设乌孙、昭苏二县。”

伊犁虽然是乾隆起的名,但实际上在《汉书》中就有“伊丽”、“伊列”的记载,所以取伊犁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阿里马图、托克摩克、峪穆翰、阿忒八失设河中府,更名为河中、碎叶、热海、赤谷。”

“养夷不改地名,归属河中府。”

缓了一口气,朱高煦便继续说道:

“喀什改为疏勒府,治所疏勒,附近选择几个合适的地方修建演渡、双渠二县。”

“叶尔羌改为莎车府,治所莎车,下设碛南、蒲犁、皮山三县。”

“于阗设府,治所于阗,改齐喇、克牙列、桂力昌、罗卜为渠勒、精绝、且末、若羌四县。”

三言两语间,朱高煦就把除养夷城外所有城池地名给改了個遍,基本恢复到汉唐时期的称呼。

当然,也有的地方在汉唐时没有记载,所以朱高煦只能根据河流与地形,亦或者是后世之命来赐名。

在他赐名结束后,他也对胡季说道:“将朱勇所抵达的地方设为金山府,择地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