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秦王樉薨(2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035 字 2个月前

谁想毒杀朱樉。

毒杀这种办法太明显了,除非已经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不然不会有人会想这么做。

他们不是没有怀疑朱允炆,只是朱允炆并没有这个必要。

朱樉不同于朱棡,他的姻亲不管是王保保还是邓愈都早已不在人世,等于旧部还被打散,根本没有争储的机会和本钱。

况且朱棡在前,朱樉即便再蠢也不会效仿朱棡争储。

因此到了最后,三人只能接受事实。

朱樉,确实被他们所有人都瞧不起的几个帮厨给毒杀了,这样的死因配合他的身份,确实让人无法相信,但也确实是事实……

不多时,秦王朱樉薨逝的消息传出,南京在京寺庙道观皆撞钟一千五百次,钟声从午后一直到黄昏才彻底消散。

乾清宫里,朱元璋坐在拔步床的台阶,好像被抽走了一些力气。

此刻的他没有了在武英殿内痛骂朱樉的意气,只剩下了几分孤寂。

在拔步床外,锦衣卫的武官一直跪着等待朱元璋发话。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直到暮鼓声响起,朱元璋才抬起了头。

他缓缓闭眼睛,有些许绝望:“老二死前如何……”

“殿下……”武官迟疑了许久,然后才艰难交代:“殿下喜食樱桃煎,那三名老妪偷偷在殿下的樱桃煎中下毒。”

“宫人本欲为殿下试毒,但殿下不喜而驱逐。”

“服用樱桃煎一刻钟后,殿下便感到无法呼吸,继而猛抓胸膛,最后倒地七窍流血而薨……”

武官解释时,朱元璋甚至都能想象出朱樉死前的惨况,可正因如此,他才觉得朱樉愚蠢。

“我早年骂他蠢如禽兽,却不想他真如禽兽般愚蠢……”

朱元璋虽如此说着,但眼睛却还是止不住的冒出泪花。

他低头合眼睛,用手擦了擦那丁点泪花后,便忍住了心中悲痛,对武官说道:

“他虽死有余辜,但毕竟是我的儿子,拟旨将毒杀他的那三名老妪皆处死,命后宫妃嫔殉葬,赐其谥号“愍烈”,另削减其葬礼规格。”

“这……”武官迟疑:“陛下,这似乎有些言过了吧……”

“按朕说的办。”朱元璋厉声开口,武官闻言也只能应下。

见他应下,朱元璋也起身走到了书桌前,提笔写下了一篇祭文。

随后,他让武官将祭文带去礼部,自己坐在了黄昏下的窗口。

此刻他的心情如何,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

只可惜他还来不及静静,前番出殿的武官却又折返回来。

他脸惨白的同时多了几分沉重,朱元璋的眼帘也随之抬了起来:“怎么了……”

“陛下……”武官作揖,深吸一口气后继续:

“宋国公,薨了……”

“薨了……”朱元璋眼睛睁大了些,却又在半晌过后平静,最后只是淡淡一句:“知道了”

见状,武官退出了乾清宫,而秦王朱樉与宋国公冯胜薨逝的消息也在几乎同一天被邸报公布。

对于冯胜的死,许多人与对傅友德死讯时一样,心中充满了惋惜。

可是对于朱樉的死,许多人只是唏嘘,认为他这样的天潢贵胄死在三个帮厨手中实在屈辱。

可一联想到他的残暴,许多官员却又纷纷摇头。

在朱樉的死讯下,冯胜的死讯显得微不足道。

这其中,尤其是关中一带的百姓显得最为活跃,秦王朱樉的死讯让许多关中百姓暗中拍手叫好,衙门也隐瞒民间情况不报,显然对于朱樉,关中百姓都厌恶无比,恨之入骨。

这一点,即便身为人父的朱元璋也心知肚明,因此在三月初九的丧礼,朱元璋所写的祭文也以贬低居多。

朕有天下,封建诸子,期在蕃屏帝室。尔核年次东宫,首封于秦。自尔之国,并无善称,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内。贻怒于天,屡尝教责,终不省悟,致殒厥身。尔虽死矣,余辜显然,特将尔存日所造罪恶,列款昭谕,尔其听之……

祭文之中,朱元璋认为朱樉死有余辜,即便他已经死了,朱元璋也要把他在生前所犯罪行列数一遍。

朱元璋首先指出秦王朱樉不孝和治理属地无方,又指责其听信次妃邓氏,生活奢靡,导致属地百姓和官吏困苦。

不仅如此,朱樉与次妃邓氏的诸多近乎变态的恶行也被朱元璋写在祭文里,诸如收买军民金银,致使军民窘通,只能典卖儿女,又如制造皇后的后服与偏妃邓氏穿着,又做五爪九龙床供自己休息……

除以内容外,朱元璋还在祭文中痛斥其不抚恤部下将士,对于西番处理失当等等……

总之,似乎是为了让秦王朱樉在死后依旧心服口服,朱元璋把他的罪状列举的十分详细,并逐条写在祭文中,最后还不忘做总结陈述:

呜呼,观尔之为,古所未有,论以公法,罪不容诛。今令尔眷属不与终服,仍救有司浅葬,降用公礼,稗尔受罪于冥冥,以泄神人之怒,尔其有知,服斯谕祭。

“老二被骂的真惨啊……”

望着手中几乎被写成讨贼檄文的祭文,北平城里的朱棣不免吧唧了嘴巴。

在他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