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落荒而逃(1 / 6)

择日走红 宋不留春 4599 字 29天前

如果一个演员要成为一个传奇的话,那他必然要登顶。

登顶,要么是奖项,要么是影响力——影响力所折射出来的数字,也就是票房。

陈梓妍说:“《三山和《暮春的票房都很好,尤其是《暮春,它基本上板上钉钉要成为本年度回报率最高的电影了,甚至放在全球都可能是本年度回报率最高的电影,但它的票房体量其实充其量也就是六亿。我不是说六亿不多啊,你应该懂我的意思,知道我想要说什么。现在我们的票房时代已经进入了十亿、二十亿的时代,票房冠军都来到了五十多亿快六十亿的天板,这种情况下,没有突破十亿票房的电影,你还不能说它是商业大片。”

陆严河点头。

“你当然是一个可以在奖项上冲击高度的演员,不过,在你拥有这么强的票房号召力的时候,不去积累你在票房上的统治力,很可惜。《暮春都能卖到六亿票房,当然,这主要是它本身是一个青春少年的故事,天然有观影群体,又有陈思琦他们做的那一套宣传,所以产生了这样的奇迹。可是,你的存在绝对也是最关键的原因。你是《暮春惟一一个明星,包括导演在内,所以,业内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把你当作这部电影的核心人物,而不是刘毕戈。”

这是纯粹站在商业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了。

陈梓妍说:“后面的《荣耀之路,讲句实话,它又是一部去讲人与人关系的艺术片,别说不是大片了,商业回报我都不看好,它就是冲着奖项去的,从给你开的片酬其实也能看出来,对吧?那我们必须要好好看看剧本,找一到两部大片来演了。否则,久而久之,在业内的眼中,你就是艺术片演员,小成本影片演员,你应该懂这个行业有多么地喜欢给演员定位、贴标签。你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推出一部以你为核心卖点的大片,去夯实你的地位。”

陆严河听明白了陈梓妍的意思。

他点了点头。

陈梓妍说:“可是,又有一个很糟糕的问题,那就是在咱们国内的电影市场,实际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片制度。关于大片,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我们也只是粗浅地用投资数、制作规模来做一个判断。在我们国家,一般投资超过一个亿的就叫大片的,尤其是那种在制作和特效上特别烧钱的。”

陆严河还没有演过电影大片,不过,如果用他演过的电视剧做比较,《凤凰台就是大片,而《六人行就不是。

在影视公司和市场的眼中,你一个演员能不能扛起大片,是一个标志性的印象。

能够达到这个级别的演员,基本上就是你说了算了,上亿的资金、制作班底,全都是围绕着你在转。

也许拍摄上还有影视公司他们干预,但无论怎么干预,整个剧情肯定都是围绕着你来展开,你的空间和表现力绝对是最充足的。

陆严河也有些犹豫。

“梓妍姐,我有必要让自己去变成那种演大片的演员吗?”

“不是变成,严河,是要证明你能。”陈梓妍说,“不是说以后让你拍的每一部戏都是这种大片,但是它不能成为你演艺生涯的空白,在你的演艺生涯中,不止有口碑好的艺术片,也有大片,你才没有短板——而且,你要知道,就算是艺术片,一样是看演员扛票房的能力的,就算是最顶级的艺术片导演,那些拿了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奥斯卡大奖的,你去看看他们的采访,他们也不是避世不出、不懂行业情况的人,一样会想要跟大明星合作。”

陆严河疑惑地看着陈梓妍。

陈梓妍:“你手中的牌越多,你在牌桌上跟上牌的时候就越多。”

陈梓妍是单纯从功利的角度来跟陆严河分析的这件事。

陆严河站在演员的角度虽然有一点不理解,但他还是相信陈梓妍的话。

“我一直是觉得,不管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关键都还是要剧本好,要剧本打动我,角色让我有想演的感觉。”陆严河还是说了一下自己的理解。

陈梓妍:“当然,这是当然,不过,我们得有布局,不能一直坐在家里等别人送剧本来了,我们要主动去找好的大片剧本。”

陆严河问:“那如果我现在去争取大片的男主角,能争取到吗?”

陈梓妍:“要看本子本身是怎么写的,我说实话,现在国内所有大片本子,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演员,没办法,国内二十亿以上票房的电影,就基本没有年轻人担任主角的,这个现状也影响着所有电影公司的布局。”

陆严河点头。

陈梓妍又说:“但是,也不是没有例外,你也知道,经常有根据小说或者游戏或者漫画改编的剧本,这样的本子,就能有不少你这个年纪能去演的。”

陆严河:“或者我也可以先去大片里找个适合我的配角演。”

“除非是非常牛逼的导演,或者是一个很有希望拿奖的角色,否则我觉得没有必要了。”陈梓妍说,“我当初给你接《三山,就是冲着王导接的,不然以你当时的地位和知名度,我没有必要给你接一个这样的客串。”

陆严河点头。

陈梓妍:“总而言之,你好好看剧本吧,我也会留意市面上接下来一到两年会启动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