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献城(1 / 2)

船行至山脚下便再也无法上行。商队只得改走陆路。这将是此行最为艰难的一段。泥泞崎岖的山路上没有太多人抱怨,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越过了那道砍就可以脚踏云海,享受冬日暖阳了!那里还有着数不尽的高海拔特有的山珍和野味等着他们呢!

而陈岩这边的状况可就要好多了,多日行军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连前出探路的侦察兵都有些松懈。

“报!前方十二里发现村落,依面积来看大约百十人左右的规模!只是。。。依旧是空无一人!”

陈岩没压住心中的怒气:“你是干什么吃的?非要把这一路上踏得尘土飞扬才舒服吗?一点职业素养都没有!下次给我记得走草地!”

“属下知罪!”

一旁的副官凑上前来轻声帮忙开脱道:“这孩子毕竟从未真正上过战场,这仗还没打就先重罚将士也有些不妥,不如下不为例吧?”

“中午饭别吃了!晚上扎营之后去给我绕着营地跑五十圈!”

“诺!”

那副官见侦察兵下去之后陈岩依旧眉头紧锁,便小心翼翼地开口问到:“将军,您说这北翼国唱得这是哪一出?若是空城计的话,未免也太跨长了吧。咱们这七日的行军,碰见的都是空村。他们若是做陷阱的话,在我们身后留个三日的行程,等待埋伏成功之后能保证我们面对三日的追击内无法撤出北翼就足够了。难道是他们觉得咱们走得太慢了?”

“我们刚进入北翼的时候行进得确实比较小心,而且至今为止都是尽量绕开大型城镇。毕竟我们的兵力只有万余人。不过你说得倒也有道理。走,我们先上前去看看。若还是跟之前一样,我们再做安排!”

又向前行进一小段之后,陈岩登上了附近的制高点,拿出了赢翎送给他的望远镜朝着那村落看过去。显然东、西、北三面的山势限制这座小村庄的发展,可以说是他们进入北翼之后所见过的最小的村庄了。可是从布局上一眼就能认出,它和之前的那些无人村一模一样:屯垦区阡陌纵横,犹如用尺子在纸上画的方格一般;与之相邻的鱼塘、牲口栏、谷场、粮仓、屠宰间等也都方方正正、泾渭分明,并且以同样的顺序整齐排列着;一旁的居住区依旧标配了集中化的集市、食堂等公共单元;村中依旧是空无一人。

“吩咐下去,将所有人分成三队。负责押运辎重的将士近日来比较辛苦,今晚可进村休整,其余两队与其相距五里,呈三角形就地扎营!”

很多士兵听到这一命令后不禁暗喜。他们之前也见过那些空村中的房舍,看起来修缮得相当精致且舒适。相比萨霜国境内的村庄可谓云泥之别,更别说去比那简陋的军帐了。

而陈岩自己向来是以身作则,所以并没有进村去休息,而是同其他两队人一样在野外扎营。这样一来但凡遭遇埋伏也可以迅速互相支援。简单用过晚膳后,他独自坐在军帐中挑灯看着地图发呆。出发之前他心里就明白,以这万余人马北伐肯定是不够的。他本想以游击战为开端,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一边打一边壮大队伍。可如今遇见的全是空村,这可叫他去哪儿招募人手?难道是妖人能通过某种手段掌握他们的行踪,精准地在他们到来之前疏散人口?这样下去的话,不用打就被耗死了!毕竟他的军粮有限,不能总在这儿毫无疑义地兜圈子吧?

想到这里,陈岩向帐外喊到:“来人!通知各位副将,帐前议事!”

最终的会议结果是:大家一致同意先在附近找一个规模较小的城镇,强攻一下试试看。

陈宇用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就这里吧!这座梓城我知道,原本是一个伐木场,后来逐渐扩充为一座万人规模的小城。当年我还在北翼的时候没听说这里有什么坚固的城防,驻军应该也不多。诸位可有异议?”

眼见在场的将领都纷纷表示赞同,陈岩随即抱拳道:“那好,诸位辛苦了!明日一早,我们便向梓城进发!”

两日后,同样的军帐扎在了梓城之外;同样的一拨人在其中议事:

“他们这整日城门大开,难道是不知道我们已经来了?”

“不可能!我昨日已经亲自带了先锋队去城下叫过阵了!我们去的时候也是城门大开,那些商队进进出出,改送货的送货,就跟没看见我们似的。更可气的是那县令,你猜他跟我说啥?”

“说啥?”

“他当时站在城楼之上笑嘻嘻地跟我喊:在下薛弥,原在蓟城中任尚书郎,近日方才至此接任梓城县令。请城下这位将军传个话,余久仰大将军赫赫之威名!愿带领梓城百姓随时恭候大将军回归北翼!”

“将军,难不成这薛弥原本也是您的旧部?”

陈岩摸了摸下巴:“这薛弥我似乎是有点印象,原本就是一个负责记事和传话的小吏。倒也说不上什么旧部。怎么会派这么一个人守城?”

众将听陈岩这么一说,反而都默默不语了起来。他们自出征以来早已跃跃欲试了,可谁都知道陈岩向来谨慎,此刻若是自告奋勇的话,也说不定会被枪打出头鸟。最好的情况是等他先开口之后再主动请缨。

“这样吧,我明天亲自去城下走一趟。若是他真有归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