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知面不知心(1 / 2)

镇海川 果酱松 1638 字 5个月前

沈砚挺手足无措的,看着她哭,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沈砚啊沈砚,你这三寸不烂之舌退化了不成。

病急乱投医的沈砚,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是他刚刚从木屋拿出来的,递到她眼前。

“这个送你。”

苏知予用他的手帕擦了擦鼻子,心情还没完全恢复,哽咽地问:“这是什么?”

她定睛一看,蓝色的书封上面手写着磅礴的三个大字——皓江月。

“你怎么会有这个?皓江月不是绝迹了……”她极速翻着书,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还有手画的剑式。

沈砚垂眸看了一眼书,轻描淡写道:“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她是皓江月的传人。”

那不就是大长公主?苏知予抬头,因为沈砚跟传言中大长公主的形象相差过大,她差点忘了,他是大长公主的儿子。

“别这么看着我,我废过一次武功,全身经脉俱损,即使现在恢复后难以达到从前的高度。”沈砚说完,忽略掉她同情起来又要哭的眼神,继而对她说,“你还记得我曾跟你说过的唐寒尘吗?其实是他将一个剑法一分为二,才分别有了皓江月和虎吟霄。”

苏知予点头,师父也这么说过。那一招既有虎吟霄的猛,又有皓江月的柔,进可攻,退可守,天下无敌手。

“我曾想将这皓江月和虎吟霄合二为一,可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沈砚声音淡淡的,好像根本不是在说自己。

苏知予仰头,傻傻地问:“那你是想要我练吗?”

拿了人家的秘籍,礼貌性地问一句。

“你以为那么好练啊,”沈砚笑着摇头,“如此的话,那几个山主、谷主就不会因武林盟主的位子打几十年。以后一个人闯江湖的时候,就知道多学点东西能在关机时刻保命。”

一句话引起了淡淡的伤感,两人好一阵沉默。

“沈砚…..你为什么,”苏知予低着头,不由自主地捏着衣角,“既然京城里这么多人都想害你,你为什么不走呢?”就像她一样,先是‘逃’了六年,然后打算永远地离开京城。

沈砚屈膝半跪,抬头捕捉住她无措乱转的眼睛,悠悠地开玩笑:“我若是当逃兵,会被阿予看不起的。”

苏知予眼神聚焦在他的桃花眼,她怎么会这样想,要是如此,她才是那个‘逃兵’!她着急地否认:“不会!你才不是!你明知道云清山有危险,但你还是救了所有人!还救了……我。”

因此差点搭上他自己的性命……

沈砚淡然一笑。

“阿予是我见过最勇敢的女子,总是让我想起自己身为军师的初心和责任,”沈砚低头,又抬起头,“有幸见过姑娘的英姿已经足矣,在下一定会守护好辰江国,让姑娘一辈子自由自在,安康无忧生活在辰江。”

说完,沈砚表情有点古怪,这算表白吗?但是苏姑娘压根理解不到这层的意思,眼里充满着淡淡的忧伤,但同时又冒出点钦佩之色,静静地看着他。

因为他是军师谢瑾川,护家卫国,责无旁贷。

-

翌日,沈砚从乾坤殿出来,在一处隐密的殿宇后,沈砚放缓脚步,他身后的人也放慢了脚步。

“公子,老奴发现近日宫中,有人四处挑拨宫女随从们对皇上的不满,奴才在想是不是已有逆党混入宫中。”许公公用只能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

沈砚:“现在京城中逆党一波接着一波,皇上也正为此忧心,想要知道幕后的人就必须顺藤摸瓜捉到第一个人,许公公,此事可否能摆脱于你?”

许公公一听,连忙作揖:“公子说得哪儿的话,大长公主对老奴有恩,此生甘愿效命于您。请公子放心,老奴已经在追查,必不负公子所托。只是公子在外要自己万分小心,听闻昨日垂水江上发生客船失火,随后公子在后山的房屋被烧毁,老奴真是心惊胆战。”

沈砚淡然道:”那并非针对我来的,而是处境于我差不多的可怜人。”

许公公恍然地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公子,长公主方才派人去乾坤殿外等您,请您一会儿去乐安殿一趟。”

“子裳?”沈砚想了下,“估计又是想出宫,你就去跟她说我今日有要事,改日再说。”

许公公连应道:“是……哦,长公主说要与苏小姐去平宁宫向太后娘娘问安,待她一回乐安殿,奴才就去禀报。”

沈砚偏头,迟疑地问:“哪个苏小姐?”

许公公头又低了下:“苏家的三小姐。”

-

平宁宫,太后娘娘半躺在床,握着叶子裳的手,哀哀叹道:“子裳啊,你是哀家唯一的女儿,可偏偏就是哀家的女儿,明明到了成婚的年纪,可却迟迟不能择郎婿,只能视战况而定哎……”

叶子裳紧紧回握住太后的手,像小太阳一般笑着,安慰她道:“母后,子裳相信相信皇兄、堂哥,苏将军,还有辰江国的千千万万战士们,他们肯定有办法彻底击败溯国的。”

太后身在后宫,但对前线的事略有耳闻,战况若是明朗,皇上怎么会日日呆在乾坤殿批奏折,且召见谢瑾川和苏宥海的次数更加频繁了。

太后看向杵在一旁,只在刚进来时请了安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