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2)

镇海川 果酱松 1638 字 5个月前

翌日清晨,苏知予在店东夫人的吆喝声中睁开眼睛,衣服换了件新的,手边还放着一身紫色的烟罗衫。

隔着门,店东夫人喊道:“姑娘醒了没有,你的朋友们已经在楼下等你了!”

店东夫人摇着手中的扇子,时不时招呼着来往的客人。待面前的门终于被敞开,她不由地用云扇遮面,眼里难掩吃惊。

面前的女子一身紫衣,轻绾一个十字髻,碎发遮盖在额角,不施粉黛却奇美无比。

苏知予:“请问夫人,这衣服...”

店东夫人才回过神,继续摇着云扇道:“你昨晚吐得满身都是,我就给你换了身衣服,这衣服你朋友买来的,我给你放屋里头了。”

原来是这样,苏知予松了一口气,低头看到客栈门口正拉着马车缰绳的沈砚,在和车夫交谈,头上仍顶着一个的黑色斗笠。

时逾白从马车下来,对沈公子一拱手,似乎在与他道谢。

街上来往的行人不算多,马车尚能在官道上多停留一会儿。

苏知予对店东夫人道了谢,便转身下楼。她这一身倒是惹人瞩目,盯得她极不自在。

时逾白高兴道:“师姐,沈公子请我们坐马车,还是匹快马,这样我们两日后就能赶到云山了!”

苏知予点点头,看向沈砚。

沈砚的面色恢复往常,眸底的锋利被他藏了起来,感叹道:“果然女子穿鲜艳点的衣服会亮眼许多。”

苏知予走到他跟前:“你买的?”然后看他也换了一件玄色的衣袍。

沈砚松开马的缰绳,双手环臂,打量了片刻,意味不明地说:“姑娘以后还是不要饮酒为好。昨日在房顶吐得昏天黑地后,跑到金绣坊竟作势要砸开人家门。好在店主人好,没有报官,还给了我们两件衣裳。”

苏知予凝眉,回忆了片刻,什么也没想起来。

沈砚大为所惊:“难道姑娘酒后还会失忆?!”他惋惜地摇头,“那就当我昨晚的知心话就当说给鸟儿听的吧。”

谁说苏知予忘了,她只不过是不想再深挖他的秘密罢了。

生而为人,谁心里没点秘密呢,就比如她:即使到了家门口也没法回去。

“衣裳多少银子?我还你。”苏知予不喜欢欠别人人情,别人对她好,她就会千倍百倍地对别人更好。

沈砚心里升出不知名的感觉,他生活在京城,也游历过江湖,口蜜腹剑之人见得实在太多太多,他向来逢场作戏,他那日屋顶上初次见她时,只当她是个寻常游历江湖的散侠。

但她打架时还不忘看顾着他,逃跑时也不忘带着他,见朋友身陷险境时,又毫不犹豫冲过去帮忙,甚至因客栈女子的死怨恨过他...

而流民的事更加印证他的感觉,她的确只是个刚从山上下来的,不爱说话又心无城府的人。

相比之下,他对她的利用显得更可憎了几分。

她那日在西河城使镇海川再现江湖,这事想必已经传到有心人的耳里了,倘若她在武林宴再使出晨渊剑,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但也能借机引出雪魂案的真凶。

见沈砚一直不说话,苏知予皱了皱眉,厉声:“多少银子啊!”

沈砚下意识道:“40两...”

苏知予摸了摸腰袋,摸了个空,恍然发现自己好像把银子都给了流民。半天之后,她掏出一块玉佩,那是母亲为数不多给她的生辰礼。

苏知予伸出手,凛声:“等我赚够了银子再还你,先用这个抵押。”

苏知予一副‘我不会占你便宜’的样子,让沈砚头一次不知如何应对:“其实,不用还,就当...”

“什么不用还,一码归一码,拿着!”

苏知予二话不说把玉佩塞到沈砚手里,绕过他掀开帘子,上了马车。

沈砚垂眸,握紧手里的纯白的玉佩。

京城的花都开了,随处都是姹紫嫣红,马车里也能闻到淡淡的芳香。

车夫驾着马车,忽而很热心地喊道:“马上就路过皇城了,二位异乡人可以掀开帘子看一看!”

苏知予纹丝不动,没反应过来车夫是在说自己,她小时候也是去过皇城的人。直到感受到对面二人探究的目光,她惊觉自己的反应是不是太过平淡了。

从他们那边是看不到皇城的,所以二人齐刷刷地看着她。

“......”

苏知予抬手掀开帘子的一角,露出皇城红墙的一隅。

大长公主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她离京时还未曾听过她的事迹,在度君山听夫子讲过后,又回不来京城。

正在此时,沈砚忽然幽幽说道:“你可要记清楚这皇城长什么样子。”

苏知予不明所以。

沈砚意味深长地说:“下次假扮公主的时候,别人问起来,总不能连住的地方都不知道长什么样吧。”

“.....”

马车出了城,一路行驶在城郊,除了路途颠簸些,偶尔冒出几个无名小山贼,倒还算顺利。

车夫:“姑娘在旁,当真是安全感十足,我本来不想出这趟车,但沈公子连连向我保证不会有任何差错,现在一看,果然如此啊!这样的话,不出两日,就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