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险(1 / 2)

年底,G市潮寒,路原段亦凯一行来时,一连好几日的雨。

《风雨桥》是夏天拍摄的,圣地巡礼想要贴合氛围,市文旅局策划着等天晴才好取景,所以段亦凯就跟着路原跑了近郊的几个小县城取景。

并不磅礴的雨势是悬疑片最好的背景,泥泞的道路、被车激起的积水、还有穿插在淅沥雨声中的鸡鸣狗吠,不必过多粉饰,已经把氛围拉满。

一个身形颀长的男人从巷中穿梭而过,雨衣不大合身,露出一截衣袖,现下已被雨沾湿不少。他后面跟着一个撑伞的男人,一边走,一边用随身的相机拍摄些什么。

“段亦凯!”

走在前面的男人回头,被后者恰好装进了镜头里。

路原满意地看着相机:“完美,我得发来预热预热。”

过去艺术从业者多半清高孤傲,总觉得社交媒体流俗,不肯屈尊下凡。但时代变换,如今自媒体平台流量喜人,加上变现能力强,曾经一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文艺人,眼下也追着吃自媒体这碗饭。

而路原最近刚尝到甜头,天天刷短视频平台,给自己的新戏造势,对流行的剪辑和配音了如指掌。

段亦凯苦笑:“你不会要拿去弄什么慢镜头踩点吧。”

“这可比自己花钱搞宣传推介强多了。”

《风雨桥》热度正盛,网友们也喜欢跟剧组互动,趁机不费分毫带动一下新戏关注度,难怪抠搜惯了的路原能玩得这么上瘾。

“你看,这么快就有好多点赞评论了,还有人说你雨衣穿得跟高定似的。”路原越看越乐呵,“还有人问是不是有新戏要合作,《惊蛰》的宣传又能省一笔钱。”

同路原相与久了,段亦凯倒觉得越来越可亲。路原没什么架子,也不爱摆谱,来G市这几天一边考察一边和段亦凯吃烧烤火锅,随意得很,他们夜里相商《惊蛰》的拍摄事宜,也常常聊得投契,不知不觉地通宵。

感情是深了,段亦凯的外形是彻底变糙了,以至于等到拍宣传片前期碰头时,何双月发现自己准备的服装都有些不尽如人意。

“你这段时间是过得挺放肆啊。”她感慨。

段亦凯倒不以为意:“新戏角色也是个糙汉,不影响。”

何双月却摇头:“影响可大了,我写宣传片脚本原来是往小清新路线走的,现在得大改。”

圣地巡礼的建议,本来领导是打算随便糊弄的,但是何双月觉得好不容易抓住一波热度,就该尽力做到最好才对。于是她自告奋勇接下这个活,为此没少花心思加班。

“抱歉啊……”段亦凯有点难为情,形象管理也是艺人的工作内容之一,他这样已经算是违约了。

“没事,你这样一说也给了我新思路,小清新的风格确实跟我们的城市调性也不十分契合,G市的烟火气没能体现,改了也许更好。”

说着何双月拿出自己随身的本子,记下了几个想法。她手上笔走龙蛇,还不忘与段亦凯闲聊:“对了,我昨天听你经纪人说,你的新戏也在这里拍?”

“嗯,到时候可能还要麻烦你们协调了。”

“什么题材?”

“小县城背景的文艺悬疑吧,要找比较复古的场景,可能费心一点。”

“那你们去附近的地方看过了没有?如果要那种复古的90年代风格的建筑,不如去看看零八三厂?”

段亦凯:“那是什么?”

“之前的一个三线建设厂,在千禧年初因为改制工人大规模下岗,现在基本没人住了,建筑很符合你的要求,有很多那种苏联式的勃列日涅夫楼。”何双月阖上手中的速记本,“去看看?”

-------------------------------------------

随着段亦凯在G市采风的时间增加,他的曝光率直线下降,起初工作室后台还常常收到一些问段亦凯行程的私信,现在已是几乎无人问津。

“流量过气是真的快啊。”许致一看着糟心的数据不由得感慨。

魏舒芜从财报中分神看了他一眼,蔑笑道:“还不是你太惯着他,都不安排工作,怎么可能不过气。”

今天魏舒芜一改平日冷冰冰的衣着风格,穿了件柔和的针织外套,妆也没化,不似往日锋芒毕露,倒显出几分难得的温柔来。

只是说话还是那么伤人。

许致一撇撇嘴没搭话,毕竟也是他决定配合段亦凯的转型,要真论起来,他也算是个从犯,开脱不了。

“对了,之前董事会你说江以商那里你有办法,是想到了什么办法?”

魏舒芜涂着车厘子色美甲的手指顿了顿,没有继续翻阅面前的文件,转而端起一旁的热可可,轻搅了搅:“没想到,但是当时那个节骨眼,为了稳定军心,只好这样说了。”

“哦?”许致一侧脸,对上这位雷厉风行的女总裁的目光,“看来这次江以商去意已决。”

“我知道他从来不是什么安分的人,迟早的事。”

可可在舌尖化开,发腻的甜。魏舒芜蹙眉,放下了杯子:“喝惯了美式,这也太难喝了。”

“那我叫秘书给你换一杯?”许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