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数学(2 / 3)

“是得读书。”岑三老爷道,“自家教导吧,好歹也曾科考过,有过功名。附近是否有人要读书,也可一起。”

“得收束脩吧。”岑三夫人问。

“看看吧。”岑三老爷想着自家的日子过得没有那么好,家里缺钱。

可是他们是罪臣,不见得有人愿意跟着他们读书。有的人可能就觉得他们的品性不好,毕竟读书人的品性很重要。

那就只能试一试,他们要是不试一试,又怎么能知道结果。

“等过年后再说。”岑三老爷道。

“也是,过一个好年要紧。”岑三夫人道,“免得生出其他事端。”

而柳延庆就是时不时抱着女儿去学堂,哪怕女儿还小,也得让女儿听一听。孩子还小,但是潜移默化。

石元村的人都知道柳延庆喜欢带着孩子去学堂,学堂的夫子倒也没有阻止柳延庆。

“这出身侯府的人果然就不一样。”张寡妇感慨。

“是。”史氏附和,“就要过年了,您说是不是要多做一些吃食,还是跟往年一样。”

“多准备一些吧。”张寡妇道,“等你们生了孩子之后,让孩子也去读书。”

张寡妇想家里又不缺那点钱,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能多读书。不管孩子以后在读书方面有没有天赋,都得让孩子去读一读,等到以后,孩子没参加科考,孩子也能做别的事情。

史氏摸摸肚子,她还没有怀上孩子。

“不用着急,你还年轻。”张寡妇道,“女子早早生孩子未必就好,那些年轻女子,有的人生的前面一两个孩子都夭折了。这就说明不该太早生孩子,不着急,不着急。”

“孙媳也不是多着急。”史氏笑着道,“就是想着这日子越过越好,有盼头。”

“可不就是。”张寡妇道。

张寡妇家以前没有这么富裕,多少人家都不敢把姑娘嫁到张寡妇家。那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张寡妇很凶很厉害,还有就是张家穷。

哪怕张家人多,人多能干更多的活,可是没钱,穷,那就很难养人。

在张寡妇家好了之后,就有人后悔没有早早把女儿嫁到张寡妇家。等张寡妇现在再去给她孙子说亲,张寡妇就更挑。

张寡妇就是想给孙子找能干活的那一种,还不挑事情的。像林三姑娘这样的孙媳妇,张寡妇认为有一个林三姑娘就够了。

他们总不能时时刻刻就去镇压别人,不好过一段时间就处理这些事情。

“不管你们以后生的是女孩,还是男孩,都得去读书。”张寡妇又道,“别想着到时候把女孩子随便养养就嫁人。”

“……”史氏想着家里的那些妹妹。

“你们的这些姐妹,年纪小的就去学堂,年纪大的有空就认几个字。”张寡妇道,“也得干一些活。”

张寡妇不可能不让那些人干活,要是一个个都不干活,那么他们吃什么呢。张寡妇之所以这么说,她也是瞧见女子读书的好处。

如果家里的那些姑娘能认识几个字,她们也好出嫁。

京城,景宁侯府,柳玉莲收到了西北庄子的人送来的钱。庄子赚了一些钱,柳玉莲之前就告诉过他们留一部分钱下来,剩下的寄给她。

庄子也有人随着商队进京,他们是想看看京城这边有什么种子能带回去,或者是京城这边有其他的什么东西。

柳玉莲见了西北庄子的人,她之前从海边回来的时候就知道荣宁祠的事情。她再听到庄子上的人说荣宁祠的事情,她也不惊讶。

“这样吧,以后那边庄子上赚的钱也不用拿过来。”柳玉莲想了想,“西北那边靠近边境,战争多,也有不少穷苦的孩子。那些钱就用来帮衬那些老弱妇孺,还有那些孤儿。”

柳玉莲手里的钱多了,也就不指着那一点钱,她就想西北到京城也远。虽然说这些人一年送一次钱,但是钱也不算特别多,那些人要来京城就来,就算不送钱,她也看账本。

“每年再置办一些地。”柳玉莲道,“有收入,才能更好的帮衬那些人。”

“郡主好心肠。”来人道。

“不过就是一点小心意。”柳玉莲道,“皇上开明,让我能回京。在西北之时,左右邻居,他们也都是极为不错的人。”

“是。”来人点头,他还是觉得荣宁郡主心善。

“你们来了京城,就去走走。时间紧,过年前赶不回去,那就不用赶着回去,在京城过年也一样。”柳玉莲道,“总有你们住的地方。”

柳玉莲不知道大梁朝有多少荣宁祠,她管不了。她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她多做一些善事,别人看到她那么做,也许那些人也会去做。

荣宁祠不需要弄得多富丽堂皇,柳玉莲认为那些东西都不重要。别人捐的香油钱,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之前,柳玉莲参加宴会,还有人说起这一件事情,柳玉莲就直接这么说。

当今朝廷是不去管方外之地,就是不多管寺庙这一类的地方,寺庙有很大的自主能动性,除非他们去造反。

荣宁祠的庙祝自然也是当地选的,至于以后庙祝是延续下一代,还是另外选择,朝廷也不多管。

柳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