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贾元春点戏曲(1 / 2)

“这是娘娘给大观园写的对联!”

众人都是有才学在身上的人,立刻就醒悟过来这是什么东西,连忙再次吹捧起来,赞赏道:“好好好,写的好。”

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

贾政念诵完毕之后,再次卷看

“‘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

众人不作答。

再念诵:“‘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

贾政旁边跟随着的贾琏,琏二爷连忙兴奋高兴地喊道一声:“在这儿,这儿就是怡红院!”

众人这才抽身回看,抬头一见果然真如此,连忙“哦”了一声。

贾政又道:“还有“蘅芷清芬”赐名曰“蘅芜苑”.......”

贾芸亦是站在其中却是没有多少的心思和想法。

因为贾芸早就知道结果了。

这就是读书的好处,自从来了这红楼世界,贾芸料事如神,如何不胜。

.........

众人走着走着,这才将里面的内容得知全貌。

外面的贾政又进献《归省颂》。

贾元春又命人以琼酥金脍等好东西,赐给了贾宝玉和贾兰。

此时的贾兰还颇为的年幼,不过才几岁的年纪,只不过在其母李纨的教导之下甚是聪慧懂事儿。

贾兰虽未曾得到过贾母老太太和王夫人的多少宠爱,却也是懵懂中独立自强起来。

之前贾兰亦是曾听从其母李纨的嘱咐,跟随在贾芸恭敬迎接贾元春归宁省亲,身旁紧随贾芸左右,不敢稍有熊孩子的胡乱作为,调皮捣蛋之举动,依托着贾芸照顾,而今又得了贾元春的点名,遂同随母亲李纨和自己的一干叔叔们行礼。

贾元春知道贾兰年幼,故而没有为难于他,就没有其他的事情吩咐贾兰了。

贾兰这才得了真正的空闲。

贾环从今年开春始就不知从何处沾染了疾病,久病未痊,只得放在闲处调养身子,故而,贾元春也没有将其传唤过来。

因这件事情赵姨娘还打算趁着今天这个机会,找贾芸帮帮忙,去瞧瞧贾环身上的病症,开药治病才是当前最为紧要的事情。

毕竟,贾芸之前就曾经救治过秦府的秦钟,医术水准颇高。

这件事情乃是通过贾宝玉等人之口,口口相传,亦是就这般稀里糊涂地就在荣国府之内逐渐流传开来。

以至于如今的荣国府众人都心知道这贾芸除了科举文采,仕途为官非常厉害之外,还又有这通天的医术傍身,乃是一等一的杏林高手。

此刻,整个荣国府内已经准备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了。

这亦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千年民俗传统。

凡遇极喜庆之事和高兴之事时,达官显贵之家少不得就要添置这些烟花爆竹之物,用于庆祝之用,来助兴。

燃放烟花爆竹自唐代开始,兴盛于宋代,至今已经有千多余年的历史了。看书喇

荣国府为了元妃归宁省亲的事情更是提前购买了大量的烟花爆竹,用在今日燃放庆祝。

见到屋子里面的众人散了诗兴,定夺了规矩,荣国府的众人们也就开始庆祝起来。

旋即,就见到荣国府的几个奴仆小厮从库房里面搬出烟花爆竹,挪移到了早提前腾出来的空地上来,手中还拿着火折子,揭开盖子,轻轻地对着火种那么一吹,火折子也就立刻燃烧起来火焰,之后便是将这个火焰放在那烟花爆竹的引线上这么一点。

顿时间,整个荣国府内就出现了璀璨的烟火。

火树银花,璀璨耀眼,夺目的烟火之气,弥漫在众人的眼前,充满了一种极致浪漫的气息。

这个时候贾蔷所带领的十二个女戏子,来回走动徘徊于此地,却又不敢唐突离开,害怕耽误了贵妃的事情,从而招惹来大祸,以至于憋闷不堪,度日如年,心头甚是焦躁。

正当贾蔷在楼下等的不耐烦时,只见一个身着大红袍的太监飞跑过来,站在贾蔷的跟前,开口说道:“娘娘已经作完了诗,散了诗情,打算看戏呢,快拿戏目来!”

贾蔷闻言就急忙将自己手中的戏班子所排演罗列好的曲目锦册交给了这个大太监,并十二个花名单子,一并呈送上去了。

“娘娘,这是外面呈送过来的戏班曲目,还请娘娘定夺今日的戏曲行目!”

这个太监送入里面的屋子,给贾元春看。

贾元春闻言,亦是接过这戏班子所排演出来的曲目,略微沉思。

稍作沉思后,贾元春便是用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