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2 / 3)

很有趣,他在思考着种植成功之后,应当如何鼓励种植土豆和番薯。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这是张居正今天讲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讲解的一段话,意思是:作为君王,必须要心里先想着百姓,若损害百姓来奉养君主,就像是割下了大腿上的肉来吃,虽然吃饱了但身体已经死了。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百姓就像是水一样,可以载着舟行驶,同样也可以让舟倾覆。

道理非常简单,并不难理解,但通常情况下,皇帝是最后一个知道国家要灭亡的人。

东汉末年,黄巾军的动荡,似乎一瞬间就遍及了整个东汉,如同大火燎原,似乎像是被突然点燃的一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句呼号,似乎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整个东汉江山响起,遍地开花。

黄巾军的汹涌之势,真的是个偶然吗?其实不是。

早在黄巾军起义之前,‘苍天已死’这句口号,已经在民间流传甚广。

有一块砖,叫苍天乃死砖,为建宁三年四月四日所刻,黄巾军起义的十四年前这块砖就刻好了。

苍天乃死到已死,是民怨从暗潮涌动到沸反盈天的过程。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

颠覆朝廷社稷的水,是苍生的泪,但不到横流的时候,君子、治人者是看不到的。

朱翊钧没看到苍生泪,但是他知道大明的结局,也知道他身上的责任。

“呼!完成,明日交给冯大珰让他烧出来,放到景山玻璃火室内,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做的精细,做明白。”朱翊钧将手中的图纸交给了张宏,然后向着榻前而去,把自己扔到了床上,呼呼大睡了起来。

早睡早起长高高。

张宏将草纸交给了宫婢,宫婢将草纸交给了徐爵,徐爵连夜交给了冯保,冯保让兵仗局连夜烧纸。

帝国内外的官员,都是不分时间随时准备为皇帝陛下服务,这是作为皇帝的权利。

二月二龙抬头,天空一道惊雷闪过,轰隆隆的响声在空中蔓延炸裂,进而传到了正在廷议的文华殿内。M..

而此时的兵部尚书谭纶,又在致仕。

这一次,不是因为尸位素餐,卡着王崇古的提举京师将才的名单,而是因为谭纶在春分时候,去朝日坛祭祀,因为倒春寒的天气,染了风寒,咳嗽连连,失仪了。

皇帝撞翻了桌椅、皇帝走路没有四平八稳会被李太后训斥,那么朝臣们在祭祀的时候,咳嗽、喷嚏、体力不支蹲下、交头接耳等等,也都是失仪。

弹劾谭纶的是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景嵩和韩必显。

“本兵重任,所托非人,万一北虏不测,犯我疆圉,不能将祀事于一时者,怎能寄万乘于有事?”都察院总宪葛守礼念完了景嵩的奏疏,将奏疏递给了小黄门,小黄门放到了张居正面前。

“啊,对对对,你说得对,明日我就再写一封致仕奏疏,以病乞休,不就是看我不顺眼吗?我也不在这里碍你们眼。”谭纶猛地站了起来,将欲离开。

张居正看按着谭纶,平静的说道:“谭尚书,这里是文华殿。”

此话一出,站在门口拿着绣春刀和净鞭的朱希孝松了口气,这谭纶倒是意气用事,直接愤而离席,纠仪官们,是拦还是不拦?

谭纶如此私自离开,绝对是失仪,按制纠仪官得当场拿下,职责所在。

可是作为武勋的朱希孝,当场拿下兵部尚书,那是在给哥哥成国公朱希忠找麻烦。

谭纶听到张居正叫他,只能用力的甩了甩袖子,一脸嫌弃的看着洋洋得意的葛守礼,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谭纶背叛了晋党,晋党见缝插针的弹劾,谭纶的确是犯错了,失仪,礼教森严的大明朝,这的确是个大罪名。

朱翊钧停顿了下手中的笔,稍微思忖了片刻,开始继续书写。

葛守礼放的屁,究竟什么意思,不重要。

谭纶春分之前生了病,称病告假,不出席朝日坛祭祀事,吏部不准病假,谭纶是带着病去的朝日坛,冷风一激,差点没直接把人送走,这病刚刚好,都察院的狗就已经开始扑上来了。

一波接着一波,就因为谭纶因为提举京营将才名录之事,改换了门庭。

至少晋党大部分人,是这么认为的。

谭纶的处境极为艰难。

“葛总宪,礼部尚书陆树声,也在朝日坛咳嗽连连,怎么就没人弹劾陆树声呢?”冯保开始阴阳怪气。

“还有此事?”葛守礼眉头紧蹙,面露不解的看着冯保。

“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