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 / 3)

人真的真的很难听,他撸起胳膊,就准备上演全武行。

张居正才不咸不淡的开口说道:“纠仪官。”

纠仪官专门负责稽查殿前失仪之事,吵架归吵架,吵不过就动手,成何体统?

“哈哈哈!咱大明的士大夫们,被宦官用圣贤书,指着鼻子骂,还不了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该喜,还是该悲了。”谭纶听闻张居正开口,根本不顾及王崇古那猪肝一样涨红的脸,扶着桌子就笑了起来。

谭纶为何不肯核准这份名单,就是因为那封名单上,不能说全都是王崇古的旧部,但至少大半都是,这京营兹事体大,马虎不得,谭纶一直不肯核准,才算是恶了杨博,才有了罗拱辰入京投奔杨博吃了闭门羹转投张居正门下的事儿。

谭纶不听话了,自然要把他弹劾下去。

谭纶笑着笑着,面色悲戚了起来,极为无奈的说道:“喜,自然是乐,这情景着实是有趣的很,悲,是这一幕,发生在咱们文华殿,真的是咱们大明的悲哀。”

大明江山的国势,就像这文华殿内,小皇帝读书、廷臣们吵架、阉党拿着圣贤书骂的进士们还不了嘴。

处处都是古怪。

冯保读的书多吗?相比较朝中的大学士,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是冯保就是能把人骂的还不了嘴。

“王少保。”杨博终于有些看不下去了,提醒着王崇古,不要跟冯保计较,再计较也是自取其辱。

张居正看着王崇古笑着说道:“王提督忠心体国,也是看这京营糜烂,才如此急迫,急公好义,本性敦厚,都是为大明做事,都是为陛下效力,冯大珰,就不要再欺负王提督不善辩了。”

“哼!”王崇古知道自己理亏,这有了台阶自然要下,他甩了甩袖子才肯坐下,生着闷气。

到了京营,王崇古就发现这京营比边军还要糜烂数分,自然是焦急,结果在冯保嘴里,就成了窃国为私?

王崇古自然气急败坏,他真的没有把家里的狗,拉到京营来吃皇粮。

谭纶的致仕奏疏,走到司礼监是不会批的,到了太后皇帝手中,也不会用印。

冯保得胜归来,那是志得意满。

“这京营将才提举补录之事,我倒是有个章法。”张居正看了一圈,开口说道。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