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3 / 4)

”朱翊钧思索了片刻,确定了冯保说的很有道理。

下克上的普遍共识存在,倭国这种场面就会不断反复的上演,永无休止。

朱翊钧并不打算做什么,织田信长是倭国猛男,他是从尾张大傻瓜一步步走到了天下人的位置,并不是个傻瓜,冯保能看明白的事儿,织田信长这个当事人早也已经想明白了。

“海总宪制定了鼎建大工反腐的流程,这个做得很好,而且非常的新颖,值得登在邸报的头版头条上。”朱翊钧拿出了海瑞的奏疏,颇为开心的说道。

海瑞结合自己多年的反复经验,拿出了一套可以执行的反腐流程,大抵和王崇古说的一样,就是抓大放小,抓大放小,不是说放弃了对卡吃拿要的追查,默认这是行业的规则。

吃点喝点拿点,只要在‘合理的损耗’范围之内,不过分的追究,卡吃拿要也要反,但也是限制过分的权利寻租,导致工程质量出问题,主要手段集中在追责方面,鼎建大工,不出问题则罢了,出了问题,所有人都要吃处罚。

抓大,则是主要集中在层层扑买和转包之上,这是鼎建大工里,最大的问题,而且卡吃拿要的绝大多数场景,就发生在了层层转包的过程之中。

“陛下,要不召见王次辅问问?反腐抓贪这个事儿,王次辅有独特的见解。”冯保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海瑞这个办法,已经很完善了,但还是找个大贪官问问,好不好用才是硬道理。

朝里有大量贪腐经验的只有王崇古了,让王次辅结合自己丰富经验把把关,就很有必要了。

能把王崇古这类的大贪官给反了,那才是好制度。

一个政令在推行之前,多多征集各方意见,群力群策,未尝不是一个完善政令的办法。

“好,宣王次辅吧。”朱翊钧认为很有必要。

王崇古一直到傍晚的时候,才到通和宫觐见,他又在西山煤局,主持水肥生产之事,水肥的效果很好,超过了预期,在一些地块,发生了烧苗的现象,不是稀释的比例不够,而是当地的田地本就肥沃。

“王次辅这精神好了许多,宝刀未老,精神矍铄。”朱翊钧打量了一番王崇古,他看起来状态真的很好。

王崇古连连摆手笑着说道:“糟老头而已。”

“陛下这个水肥好啊,那些个煤矸石也能用于水肥,而且烧焦的过程也能治水肥,当真的生民利器也,大明的田都需要轮耕,就是种一轮庄稼,就必须种一轮豆子养地,土地荒废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这个水肥真的能推而广之,这不等同于大明多了一倍的田吗?”

“简直是想都不敢想啊!”

王崇古说起水肥来那就是滔滔不绝,他最近一直在忙这件事,种豆子养地是堆肥不够的无奈之举,如果堆肥充足,也可以不种豆子,但堆肥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只能种豆子养地了。

这玩意儿要是被用的到处都是,大明田亩等同于翻了一倍,这什么概念?

大明要统一全球,王崇古都觉得不是问题!

王崇古不是那种病态的亢奋,而是找到了要做的事儿之后,那种由内而外的振奋,朱翊钧能感觉到王崇古在躲避,在躲避过去的自己,用繁忙的工作麻痹自己的思索。

“朕知道,朕知道。”朱翊钧示意王崇古不用那么兴奋,他拿出了海瑞的奏疏,交给了冯保说道:“次辅给看看,把把关。”

海瑞的道德很高,这也是他的缺陷,他对这些事儿,不怎么了解,只靠骨鲠正气,是办不了事儿的。

王崇古看完了奏疏,眉头紧蹙的说道:“海总宪这套办法很好,但是有一个缺陷,是他没有注意到的。”

“哦?仔细说说。”朱翊钧立刻很有兴趣的说道。

“陛下,臣举个自己的例子吧,如何掏空大同府府库。”王崇古思索了再三,决定以自己为例子,好好讲讲海瑞这封奏疏里,欠缺的地方。

“陛下,大同以前位于边方,需要修长城,也需要修营堡来点烽火示以敌情,还需要修建城墙,这都是边方的鼎建大工,当然了不是边方,也有可以修的地方,比如这个疏浚水路,营造庙寺之类的事儿。”王崇古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总之就是营造。”

“需要朝廷拨一笔银子,否则这鼎建大工做不成,但朝廷财用大亏,就需要地方去想办法,地方也穷的叮当响,这个时候,就需要拆借,日后慢慢去还。”

“拆借就得找钱庄,一般都是找最大的钱庄,最大的钱庄是没办法拒绝的,就只好拆借,即便是县衙,也有地方乡贤缙绅可以拆借,本来,一个只需要五万银就能做成之事,这个时候,因为层层扑买的缘故,可能就需要二十万银也打不住了。”

“那朝廷给了五万两银子,这个时候,就需要拆解十五万银。”

朱翊钧眉头紧锁的说道:“不对啊,此项只需五万银,朝廷给了五万就可以做了,还要去拆借?!”

王崇古叹了口气说道:“所以要杜绝层层扑买,这就是亏空的最大根源,卡吃拿要反倒是一点点,但凡是反贪抓贪,抓着小事不放,而不抓大事,那就是避重就轻,借着反复抓贪,谋取私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