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我们要做的就是,杀光海寇(1 / 5)

日后被称为甘肃的地方,现在叫做甘肃镇,隶属于陕西行都司,和辽东都司隶属于山东一样,任何的奏疏都要到陕西绕一圈,大明之前没有收复河套的时候,就不算是绕路,但现在大明有了河套之后,就变成了绕路,和之前绕道山东是一个道理。

(陕西行都司——甘肃镇)

陕西总督石茂华的意思是,将甘肃镇升级为一级行政区布政司,而后将陕西行都司外移至关西七卫,建立军屯卫所,来进行实控,并且随着国力、驰道的修建,逐渐将西域收入囊中。

没有西域,就没有河套,没有河套,山西大同、燕山防线就是前线,收西域守河套,就是守京师腹地。

朱翊钧将陕西总督石茂华的奏疏下章兵部和吏部,询问意见,让朝臣们广泛讨论是否要重开西域,并不是说马上就打,立刻就开拓,而是循序渐进。

汉唐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关中长安,即便是从长安出发,征伐西域,三十石的粮食运到边方,就只剩下了一石,在驰道没有修到嘉峪关之前,大明对西域的扩张止于关西七卫,这是石茂华给出的明确提议,因为超过关西七卫,意味着要跨过大漠作战。

潜伏作战开始了,这是姚光启第一次亲眼见到海防巡检出手,一个人影在树影之间晃动逼近了打着哈欠的哨位,寒光乍现,哨位上的海寇就瘫软在了地上,在姚光启没看到的角落里,一个暗哨同时被击杀,一明一暗,互相警惕,已经十分谨慎了,可是碰到了训练有素的海防巡检。

陈天德逼迫两个孩子,挖出倭寇的心脏,无论日后这两个孩子是否会成为战士,挖出了心脏也算是报仇了。

姚光启用力的捂住了嘴巴,因为停留在圆泉湾的两条船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爬上了四名海防巡检,将船上的哨位快速解决了。

陈天德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说道:“那年是嘉靖四十二年?记不太清了,我那年刚满十六,孩子一岁,倭寇当着我的面儿,杀了我的孩子,淫辱了我的妻子至死,然后把我给阉了,以此取乐。”

当然他不是个书生,也是习过武的,文不成,武艺还行。

陈天德没有骗姚光启,私市的所有船只,都是海寇的船。

朱翊钧甚至怀疑,科道言官们的赞同,只是为了让西山,遍布门头沟的窑井停工,让滚滚浓烟离自己远一些。

问现在戚继光写不写诗?戚继光只会写:你有快马鞭,我有三骑营,大家都有马,打的你抱头窜。

姚光启明白了,这些人要夜里入私市,所以现在快中午的时候,反而会睡觉,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按着计划进行。

私市危害极大,这是大明保税战争的一部分,同样,私市的船全都是海寇的船。

“把他们的心挖出来,他们杀了你的亲人,这是他们该得的待遇。”

陈天德趴在姚光启的旁边说道:“私市的船都是海寇,人人手上沾着血,你不必顾虑滥杀无辜,或者躲在这里,我们半个时辰就好。”

之所以之前没有发现,是因为所有的船只,白天都隐藏在出海口外的群岛之上,在夜色降临的时候,才会出入,夜里海上是漆黑一片,很难察觉。

而陈天德、姚光启的船停在了东北侧,这里是一片险滩,还有沙滩,很容易搁浅和撞到暗礁,显然已经将暗礁探明,船只有惊无险的靠岸,一共四十三名海防巡检,跳上了沙滩,向着西侧的圆泉湾而去。

是的,现在的戚继光已经完全没有诗才了,皇帝要求,戚继光就写点打油诗糊弄皇帝。

陈天德缓缓的抽出了佩刀,笑着说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杀光他们。”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是戚继光一首诗,写于蓟州总兵之时,那时候戚继光显然有些迷茫,毕生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终于荡涤了海寇,换来了海波的安宁,写诗的时候却只能拒敌,不能出击的迷茫。

“抱歉,抱歉,我不是故意的。”姚光启双手合十,十分诚恳的道歉。

“我去一趟吧,顺便把姚光启给我用下。”瞭山笑着说道。

“我把你骨灰带回何处?”姚光启的嘴依旧是毒蛇一样,这平白无故的办这么一趟要命的差事,任谁都会有怨言。

墩台远侯夜不收哨,海防巡检浪里白条是可以禀报总兵身边的瞭山,以确保情报不会出现遗漏、调换、错误。

陈天德不希望这两个孩子永远活在仇恨之中,这是他活着的另外一个意义。

皇帝的许诺,陈璘相信,因为陛下从未有过一次的食言!哪怕是少时之言。

姚光启觉得自己疯了!他手抖,不是怕,是兴奋到手抖!好像是枯燥无味的人生,忽然又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一样的兴奋,他马上就要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平倭的第一线,这种由衷的兴奋,让他两眼开始泛红。

芙蓉岛是宁德海外一个围不过三十里的小岛,这里盘踞着一个窝点,里面有两条准备前往私市交易的二桅船,而陈天德需要获得私市的船引,根据经验,私市的船引和大明的船引一样的严格,唯有获得船引,才能进入私市之内。

因为甘肃是河西走廊,是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