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3 / 5)

布呢?这么做对大明有好处吗?”索伦直接了当的询问起了黎牙实,利玛窦指望不上了,现在利玛窦每天都神神叨叨的,快出家当道士了。

毛呢总是不太够用的,因为大明在开拓绥远和辽东,尤其是辽东,如果能有一件六七斤重的外皮内绒的大衣,就足够挺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了。

“如果非要购买毛呢,也不是不行。”朱翊钧见索伦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催促,他也不急,实在不行就水师远征,在海岸线上架起大炮,为保证自由贸易而战。

朱翊钧从来没想过禁绝这些社科著作,因为所有的社科著作,都只有立场而已,这就是社科的本质,站在某种立场上去研究问题。

复河套,就必须再开西域,这是必然,在朱翊钧这里,就没有事情做半截的那个说法。

景泰五年,也先被部下阿剌知院所杀,土鲁番王国趁势崛起,吞并了哈密卫,嘉靖二十四年哈密卫脱离土鲁番王国,成为独立王国,并且自嘉靖二十四年开始朝贡大明。

“宣。”

“圣女辛迪,辛迪·西莉亚,一个音乐家。”索伦呆滞的说道,难不成改名了不成?

费利佩二世进攻葡萄牙惹得大明皇帝十分愤怒,就送了一个圣女作为礼物来安抚皇帝,在朱翊钧看来,这个礼物,毫无诚意,哪怕是多买几条船呢!

费利佩二世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找不到第二家供货商了。

既然敢偷大明的东西,那就做好死的准备好了。

王皇后心思纯澈不假,但王皇后真的好对付吗?冯保不这么认为。

不就是通过吹耳边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皇帝,让皇帝允许泰西的传教士传教,收集情报的同时,翻译大明的书籍,并且增加教廷的影响力?

这些著作能够成立,全在读这些书的人,他的立场如何。

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但是黎特使啊,你想过没有,这些东西,你身处大明觉得有用,可是身处泰西的话,这些书籍除了被打为异端付之一炬之外,还有什么用吗?”

“其实朕是这么想的,花小钱办大事,你把二十万毛呢换成二十万的棉布,这样一来,五十万匹棉布,岂不是用更少的钱换到了充足的货物,这样也能实现费利佩二世的想法嘛?用大量廉价的布料冲击英格兰的手工工场!三百万银,能买一百五十万匹棉布,能把整个伦敦堆满!”

国书里也是直言不讳,吉莉安是精心准备的礼物。

石茂华用了近千余字去论述西域的重要性,一共列举了十数条理由。

沙阿买买提就是走的西域丝绸之路来到了大明,从嘉峪关入关后,奔波了一年才得以面圣,连汉话都学会了,面圣后,沙阿买买提最终选择了海贸,即便是马六甲海峡打仗,也选择海贸,因为海贸的运载量更大,而且速度更快。

黎牙实深吸了口气,走出了门外,左右张望了下,关上了门,又抬头打量了下屋顶,确定没人后,从书房书柜最深处的书箱里,拿出了几本书说道:“我翻译好的矛盾说,公私论,生产图说和阶级论第一卷,还有几册自由说,游记带不回去就不带了,这几本书,请一定要带回去。”

挨个展示了一百零八个画卷之后,冯保等待着陛下的抉择。

“小生意吗?”索伦呆呆的说道。

这是個长期的买卖,但凡是这生意做个五年十年的,这点生意根本不够看。

“头六个月,三个毛呢官厂日织1600匹,明年至少能达到日织三千匹的规模。”

“就这两个吧。”朱翊钧点了两个看着顺眼的,一个是顺义百户郭顺的女儿郭云瑶,最大的特点就是会骑马,英姿飒爽,而另外一个叫王兮悦,则是来自于江南水乡,看起来颇为温婉。

怎么看,大明皇帝都不是好人。

索伦在旁边则是一脸迷茫,发生了什么事?黎牙实为何请罪,为何会吓成这般模样?

“臣该死。”黎牙实再叩首,只希望陛下能够宽宥一二。

正统年间,瓦剌不断南征北战,太师也先,将这些地方全部实质性占领,大明在兴文匽武、精算风力之下,不断收缩,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朱翊钧拿起了密疏,想了想批复道:[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石茂华这本密疏比较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石茂华用了很长的篇幅,去告诉大明皇帝,西域有矿!

这是嘉靖年间议论复套、再开西域的时候,没有提到的内容,而这次石茂华用了大量的篇幅告诉陛下,这里有矿,比如西汉就在阿尔泰地区开采过金矿,还有大量的铁矿等矿山,《史记·货殖列传》和《史记·天官书》皆载寻龙分金之术,凭经验识别地势、地貌、找到苗引,再寻大龙,西域还有大汉的炼铁官厂。

皇后千岁一颗七窍玲珑心,要手段还有手段,后宫这么些年这么安静,全靠王皇后这个后宫之主镇着。

黎牙实俯首帖耳颤颤巍巍的说道:“臣看到的就是,行政力量无所不能。”

之所以要培养市场,是马六甲海峡一旦变得通畅起来,蒙兀儿国的棉花会大量涌入大明,棉布的产量会快速增长,培养市场也要趁早。

朱翊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