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3 / 5)

先秦诸子百家的共同认识,就是对神的问题不作理论的深究,人间的事儿,是人在做主,人们的选择和发展掌控在人的手里,而不是在所谓神的怜悯。

“人就是人。”徐璠陈述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实,他笑着问道:“如果人间君王的决定和教义发生了冲突,费利佩二世会怎么办呢?遵循教义,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呢?”

“自然是遵循教义。”索伦呆滞了下,低声说道。

徐璠伸了个懒腰说道:“我们那边不是这样的,我们那边是:制天命而用之。”

“如果你想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看看黎牙实翻译的四书直解,即便是它非常难以理解。”

徐璠在这里耍了个滑头,四书直解是启蒙用的,那是给孩子看的,就像是张居正讲筵讲四书直解,所有人都能看到,但真正的帝王之术,其实是《荀子》,荀子,帝王之学、道德之论。张居正讲荀子,也是偷偷讲。

荀子因为一声贱儒,被开除了儒籍,所以讲荀子,是不能公开讲的。

安东尼奥喝醉了,和公爵夫人睡在了花园里,徐璠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让人封锁了花园,防止不利于国王的绯闻传出,安东尼奥的确不适合做国王,他甚至连选择的勇气都没有,既不愿意放弃徐璠,又不愿意彻底得罪暴君和教廷,安东尼奥选择了逃避。

剑圣马尔库斯和徐璠交接了前往大明的大帆船诸事。

前往大明的大帆船上,一共有七艘,全都是五桅过洋船,暴君费利佩二世再次压榨了一下殖民地,打算归还皇帝的欠款。

从泰西出发的船只上,带的货物主要有:盐、布匹、朗姆酒、火器、火药,暴君费利佩二世在智利拥有世界最大的硝石矿,比蒙兀儿国更多的硝石矿。

这些货物会在新世界换成黄银铜、方糖、硝石、汞齐,以及最重要的货物——奴隶。

奴隶会在棉兰老岛和吕宋出售,换取万里海塘的粮食和其他货物,送往大明,在大明获得需要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

一部分的火器、火药会在自由之城进行贸易,除了换取廉价的黑番,就是换取价值更高的,来自泰西的女人,红毛番、金毛番,这些女人的目的地不是新世界,而是大明松江府。

每一次的交易,都会让货物的价值增加数倍,大量的金银铜硝石粮食涌入了大明,而丝绸、瓷器茶叶涌入新世界和泰西,大航海贸易的繁华,背后是死在船舱底部的奴隶。

大帆船贸易已经进行到了第八年的时间,无论是安东尼奥还是费利佩,都无法放弃这个航线带来的丰厚利益,即便是此时已经处于兵戎相见的敌对状态,但对于大帆船贸易,双方达成了合作的共识。

斗争中的合作,合作中的斗争,符合矛盾说的第一定理,矛盾普遍存在,万事万物从不是完全对立存在。

大明吕宋总督府迎来了天大的喜事,总督、泗水侯侯爷国姓正茂,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说服了那些思想陈旧的老顽固,将公主娶回了吕宋,而不是把次子留在了大明当驸马都尉。

这让吕宋上下欢欣鼓舞,狂欢持续了三天,仍然没有结束,销售酒的酒铺都不得不打出了关门歇业的牌子,实在是没货了,三天时间,卖了半年的销量出去。

这种欢欣鼓舞,是基于一个基本事实,在未来数十年的时间里,吕宋的政治格局会非常稳定,这种稳定对于大明而言,是一种常态,对吕宋却是久违的幸运。

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十年的时间里,吕宋都可以得到大明水师的庇佑,不用担心倭寇、海盗、红毛番和亡命之徒;吕宋都可以和大明互相商贸往来,营商环境稳定代表着贸易的顺畅,地方发展完全不必担心;吕宋可以得到大明持续的人才输出,相比较吕宋本地的牛鬼蛇神,从内地来的举人,俨然是高端人才;

在有些地方,和平与稳定,十分的普遍,普遍到就像他们获得米面油粮一样普遍。

在有些地方,和平与稳定,十分的罕见,罕见到就像他们获得米面油粮一样罕见。

和平与稳定,从来都不是神的恩赐,更不是凭空而来。

吕宋除了这件大事之外,最大的事,就是千岛之国,元绪群岛的探索,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最先前往的不是水师,不是观星舰,而是来自南衙的遮奢户的船队,他们的家丁攻克了一个个土寨,圈定了一片片的土地,无数的情报汇聚到了吕宋马尼拉而后送往了大明。

大明皇帝承诺,在海外开拓足够数目的田亩,给开拓爵赏,而元绪群岛就是陛下赐给遮奢户的应许之地,在这种开拓爵赏的刺激下,元绪群岛的开发速度,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为了防止出现海盗窝的情况,大明水师开始了定期巡游。

万历八年五月初二,大明皇帝朱翊钧再次来到了北大营武英楼,开始了每日的操阅军马,而熊廷弼也正式拜了戚继光为武道老师,学习长短兵、火器的使用和兵法。

“当初朕开筋的时候,痛不欲生,若不是嘴硬,缇帅朱希孝都不敢给朕开筋儿,怎么论到熊大了,就如此轻松?”朱翊钧看着熊廷弼训练,自己受过的苦,熊大这膀大腰圆的后来者,居然不用受这个罪!简直是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