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过是旧时代的残党罢了(2 / 5)

在未婚妻作为礼物,被送到了天朝上国。

在小黄门一声声的宣见之中,足利义昭带着四个人来到了大明皇帝的面前,这四个人每个人都顶着月代头,就是头顶只留下中间一撮头发,其他剃光的发型。

“大明敕封倭国国王、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足利义昭并不想因为失仪被纠仪官们塞上袜子丢出去,所以礼节上,并没有让人挑剔的地方。

“宣旨。”朱翊钧越看这个月代头越不舒服,示意冯保宣旨,等到高桥统虎战败后,让他们通通剃成光头再说。

冯保上前一步,小黄门拉开了圣旨,冯保再甩拂尘,吊着嗓子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明先祖册封尔祖为倭国国王,倭国密迩中国,自我太祖高皇帝肇膺天命,统一寰区,成祖文皇帝度量恢廓,任贤使能,其王源义政率先归顺,赐爵颁恩,传序承宗多历年所,今织田信长擅政专权,久怀觊觎,竟行僭越,流王于乡野,肆逞凶暴,虐于一国,草木禽兽不得其宁,天地鬼神之所共怒。”

“逆酋信长,罪滔天罔既理不能容也,倭国人遭罹荼毒,积有岁年,深可怜悯。天兵之去,为吊尔民之困苦,天戈一指,必扫荡无遗。”

“国土、臣民交于尔,尔不能守之,亦勿惶恐怠惰,今仍赐倭国国王王爵,朕必雪幽冤于地下,解倒悬于国中,上以副上天好生之心,下以慰尔民安康之望。”

“累朝成宪,布德施惠,诏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足利义昭俯首帖耳看似恭顺,却是一言不发,也不接旨。

这个宣旨的地方不对,琉球国王尚久觐见大明皇帝是在皇极殿,而不是在北大营的武英楼,这里压根就不是一个正式宣见的场合,显然这是大明皇帝压根就没把足利义昭放在眼里。

其次,圣旨的内容,让足利义昭实在是无法喊出那句臣接旨,叩谢圣恩。

大明对倭国的宗主国关系,足利义昭作为幕府将军,必然要承认,他的祖宗足利义政确确实实以源义政的名义接受了大明的册封,这是不争的事实,他足利义昭今天能到皇帝这磕头,还是祖上传下来的金印。

可是织田信长的作为,其实足利义昭是十分支持的。

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有过一段漫长的蜜月期,他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让倭国结束百年的战乱,即便是做不到大明这样的集权,也要结束战乱和纷争。

但圣旨内,织田信长的行为,成为了罪状,如果今天他接旨,那织田信长就是罪人,经过大明和室町幕府双重认可的罪人,织田信长的一职支配的想法,没有错,让整个倭国只有一个声音的主张,也没有错,足利义昭只是在和织田信长争夺天下人之战中,失败了而已。

在漫长的流亡生涯中,足利义昭不止一次想过,就这样吧,把金印交出去,让织田信长做名副其实的天下人,将倭国统一的大业,交给织田信长。

只要接旨,织田信长就变成了罪人。

而大明将获得进攻倭国的大义名分,是他足利义昭跑到大明来请求大明皇帝吊民伐罪的,大明的进攻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正义凛然。

琉球国王尚久根本没有这个负担,且不说琉球多数的人都是闽浙地区的移民,琉球国王从头到尾都是大明的亲儿子,是被倭寇给欺负的不能活了,跑到大明来请爸爸做主。

琉球使者见到大明皇帝最喜欢哭了,大明给了琉球生命却弃之不顾,这哪里是父亲的作为!。

这让足利义昭跪在地上的身体颤抖不已。

而另外一方面,大明的意思很明确,倭国的事儿,你足利义昭就不必操心了,大明皇帝接手了。

这短短的一封圣旨,让足利义昭始终不敢开口接旨。

朱翊钧则靠在太师椅的椅背上,看着足利义昭,没有催促,更没有威胁,他在等足利义昭想明白利害关系,今天这圣旨,足利义昭接了最好,不接,他对大明而言,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只有死路一条的份儿,今天就让足利义昭入土。

他足利义昭什么身份,也敢奢求和尚久一个待遇?尚久再胡闹,再不成器,那也是大明的亲儿子,即便是尚久的母亲是倭人,但是尚久出了事,第一时间还是求大明救救儿子,并没有忤逆之处,这么多年来,一年一次朝贡,就那些鱼油,从未断过。说穿了也是家里的事儿,内部矛盾。

倭患荼毒东南,倭人争贡闹了多少的乱子,倭人就是反出大明的逆子,没一刀把足利义昭砍了喂狗,是为了大明师出有名,是为了长崎总督府堂堂正正。

“陛下。”足利义昭开口了,他颤颤巍巍的说道:“信长所为,虽然狂傲,但并非悖逆之徒,前倭国六十六洲各有君长、不相统一,至信长征伐四出略,皆臣伏,无敢异,乃雄杰也。”

“朕喜欢讲实话!”朱翊钧坐直了身子,看着足利义昭说道:“你知道信长做的事,对倭国而言是好事,但是你为什么不把国王印交给他,让他做真正的天下人呢?伱既然做出了选择,为何现在又为信长开脱美言呢?你这行为,何尝不是,脱了衣服赚银子,穿上衣服说自己是贞洁烈女?当了婊子,